7月17日下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4年)。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4年)显示,以县为单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覆盖率达94.4%,全国每百万人口平均报告数量为991份,这说明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覆盖面拓宽,发现和收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能力增强,报告数量接近国际发达国家水平。
2014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32.8万余份,比2013年增长0.8%,报告数量已接近国际发达国家水平。其中,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34.1万份,占同期报告总数的25.7%。统计分析显示,医疗机构仍是不良反应报告的主要来源,占报告数量82.2%。从涉及药品品种看,抗感染药报告数量仍居各类药品之首,但报告比例已连续5年呈下降趋势;心血管系统用药报告数量为13.5万例,较2013年上升0.2个百分点。从涉及药品剂型看,注射剂报告比例仍然较高,占60.9%,较2013年提高2.2个百分点,口服制剂比例占35.2%。从涉及患者情况看,65岁以上老年人占19.9%,较2013年升高2.1个百分点;14岁以下儿童占10.5%,与2013年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