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c7111cc太阳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首推哨点医院ADR集中监测系统—企业新闻

tyc7111cc太阳成集团


    tyc7111cc太阳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您当前的位置是:新闻资讯>行业动态
(浏览:41291次)

广东首推哨点医院ADR集中监测系统

近,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以下简称“广东省ADR监测中心”)的刘颖博士收到第31届药物流行病学与治疗风险管理国际会议的邀请,前往美国波士顿出席会议并作主题发言。刘颖发言的内容是基于广东省ADR监测中心团队新研发的ADR监测系统开展的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主题报告。

近年来,广东省药品安全监管不断向精细化、准确性方向发力。近期,广东省ADR监测中心开发出新的监测系统——“医院ADR集中监测系统”,以及时发现风险、防控风险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在统筹运用ADR监测、数据分析利用、风险预警等模块的基础上,得到广东省卫生计生委的大力支持,在全国首次将ADR监测平台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系统)对接,实现了基于HIS系统快速上报ADR和智能搜索ADR等主动监测功能。今年4月份以来,该系统已经在首批哨点医院启用,使药品安全性监测得到大数据的支持,提升了药品安全预警的时效性。

以往的ADR监测,普遍实施以医务人员报告ADR病例的“被动监测”模式。这种模式存在漏报、重复报告、报告偏倚、报告质量差异大、医务人员工作量繁重等局限性。广东省新的ADR监测系统,将监测平台前端,接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系统)中,基于HIS系统中庞大的存量数据展开集中上报和智能监测。HIS系统是封闭的,好像一个个孤岛。ADR新平台所做的工作,就是把这一个个孤岛连接起来,汇总所有医院的用药信息,更好地用于ADR监测和研究。

今年4月,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省ADR监测中心及各市局ADR监测中心实施该系统的试点工作。目前,新平台已经在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等地的8家哨点医院上线运行,并对初步运行结果进行了对比统计。在其中一家医院,新平台上线运行的46天中,ADR监测总上报例数和严重的例数,均超过了以前被动监测模式下106天的数量,漏报率大大降低;医生和ADR药师的平均工作量,由手工录入69项的平均用时30分钟,下降到目前只需填写6项,其余由系统自动抓取,约5分钟就可完成,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广东省ADR监测中心主任邓剑雄认为,目前我国ADR监测必须尽快实现ADR预警。据介绍,新的监测系统中的ADR智能搜索挖掘功能,使监测工作向更高层级的靶向、深度、预警和研究的方向转变,为广泛而精确地开展药物流行病学相关研究、药品上市再评价等重要工作提供了手段,也受到医院医护人员的欢迎。

该系统还增加了数据库,如药品通用名数据库、药品说明书数据库、WHO术语数据库等,通过设定匹配规则,可提取医院HIS系统中同一个药品的用药总量,并即时完成该药品的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和发生率的统计。据了解,这套系统是目前国际上为数不多的大数据ADR信息自动监测平台。

(张雅馨 邢 欣 熊慧瑜)

编辑点评

技术对接有助监管衔接

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研发并投入使用的“医院ADR集中监测系统”,在全国首次将ADR监测平台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对接,用技术手段整合了原来的“信息孤岛”,破解了人为因素影响监测报告数量和质量的难题,解决了以往部分医护人员漏报、瞒报以及报告偏倚的问题,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的便利性,增强了医护人员开展ADR监测工作的主动性。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4年)中提到,2014年,全国已有24万余个医疗机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注册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用户,并通过该网络报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其中医疗机构仍是报告的主要来源。只有各级医疗机构有效参与到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与报告工作中,才能使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更完整地反映药品在应用中的安全程度,更有效地发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的效能。大数据应用是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各部门数据资源协同共享、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则是关键和难点。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在信息采集方面借势外部门的数据库,通过技术对接助力监管衔接,破解了医院ADR监测工作中的许多难题。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陈冠如)

(来源:中国医药报)